澳门十大赌厅app

1956年浙江召开万人公审大会,一木匠被判处死刑,他犯了什么罪?_刘英_单银昌_国民党

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3:01    点击次数:69

1956年,在浙江省东阳县举行了一场万人公审大会,审判的主角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。只见他低着头,神情沮丧,站在审讯台上,一言不发,似乎对周围的嘈杂声音毫无反应。

大会的周围很快被群众围得水泄不通,大家都在窃窃私语。有村民认出了这个站在台上的人,低声说道:“这不是单银昌吗?他一直是个老实巴交的木匠,怎么会被审讯?是不是搞错了人?”

尽管群众的心中充满了疑惑,但随着几个小时的审讯过后,法院做出了判决:死刑,立即执行。当审判长宣判完毕,随即传来一声枪响,单银昌应声倒地。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阵惊讶与不解的声浪,纷纷低声讨论,这个老实人究竟犯了什么滔天大罪。

然而,直到第二年,单银昌被处决的原因才由《光明日报》揭露。原来,他就是十多年前,亲手杀害了浙江省委书记刘英的凶手。

那么,一个看似老实无害的木匠,为什么会与一个省委书记产生如此深刻的联系呢?

展开剩余84%

追溯到1934年,在国民党对红军的大围剿下,红军在博古与李德的指挥下接连失败,形势岌岌可危。在此时,博古和李德做出了“丢车保帅”的决策,将红七军改编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,并命令他们突破重重封锁,向国民党后方的浙江等地挺进。

选择浙江的原因很明确——浙江是蒋介石的故乡,是他的大本营。如果突然有一支红军部队出现在浙江,蒋介石必定会调集大军进行围剿,这不仅能宣传抗日,还能缓解中央苏区的压力。

7月,粟裕、寻淮州、刘英等领导带领着这支先遣队踏上了北上征途。虽然最初他们连战连捷,但当他们抵达江西玉环山时,却被国民党精锐部队包围,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正是王耀武。

在近代历史中,王耀武是国民党中为数不多的优秀将领之一。经过激烈的战斗,红军损失惨重,军团长刘畴西和闽浙赣苏维埃主席方志敏等领导干部相继被捕牺牲。好在粟裕和刘英带领几百名幸存的红军突破了敌人的重围,成功撤退。

接下来的几年里,粟裕与刘英继续联手为建立浙南革命根据地而努力,他们在战斗中屡建奇功,也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。

1938年3月,粟裕被派往皖南与新四军会合,刘英则继续留在浙江。面对即将到来的分别,粟裕特意叮嘱老战友刘英:“即便是国共合作了,也要提防国民党的特务!”

几个月后,新四军在温州的通讯处被敌人破坏,刘英为了避免暴露,决定将省委办公地点迁至丽水。为了掩护自己的身份,他开了一家百货商店,继续秘密从事革命工作。

然而,浙江作为蒋介石的老家,国民党对革命活动的打压极为严厉。自1927年“四一二事变”以来,浙江的地下党组织遭受了严重破坏。但刘英上任省委书记后,通过卓越的组织能力,迅速恢复了党的力量,党组织迅速遍布全省,党员数量急剧上升。

国民党反动派对此感到震惊,蒋介石得知后大为震怒,下令必将刘英除掉。为了保护党组织的安全,刘英挑选了一个警卫员——李少金。

李少金初看上去忠诚老实,努力工作,且性格温和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通过接近刘英,逐渐赢得了刘英的信任,然而他却开始利用这一信任为自己谋取私利。

刘英察觉到李少金的行为不对,随即将其逮捕。可令人意外的是,李少金在押送途中借机逃脱,最终投身于国民党的特务组织。

在国民党的特务训练下,李少金从一名普通警卫员,变成了一个“合格”的特务。凭借对刘英的了解,他开始秘密回到浙江,四处搜寻刘英的踪迹。

1942年2月8日,李少金与国民党特务共同行动,终于在温州一座盐店外发现了刘英。李少金迅速叫出了刘英的名字,刘英回头的一瞬间,知道自己已经暴露。随后,特务们迅速包围了他,刘英被捕。

得知刘英被捕的消息后,蒋介石无比兴奋,他甚至对身边的人员说:“抓到刘英一个,胜过俘虏十万敌军!”因为刘英的职位特殊,掌握了大量机密信息,特务们对他施尽酷刑,但始终未能从他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。

最终,蒋介石命令处决刘英。执行这个命令的正是单银昌——他就是刘英的杀手,一个国民党特务。

1942年5月18日黎明时分,单银昌在浙江永康的方岩马头山上,阴沉的天空映衬着他的冷漠。他冷冷地看着已满身血伤的刘英,恶狠狠地说道:“大英雄,不打算说点什么吗?再不说,你就得去和阎王见面了。”

刘英虽然身负重伤,但仍咬牙坚持,用尽全身力气喊出:“共产党万岁!”

刘英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,随后单银昌举起手中的枪,枪声划破了寂静,刘英倒下了,年仅37岁。

单银昌自以为因杀死了这样一位重要人物而将获得奖励,但他没有意识到,这场血腥的报复注定了他的结局。血债,最终会血偿。

1949年,随着国民党的败退,许多高官逃往台湾。单银昌也准备带着家人离开,但当他悄悄回到老家时,却发现解放军已经进入了浙江。为了避免被捕,他选择藏匿在偏远的乡村里。

日复一日,单银昌在村里过上了低调的木匠生活,他几乎不与任何人接触,所有的木工活都由妻子带到集市去售卖。村民们只知道他是个默默无闻的木匠,根本没意识到他曾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特务。

然而,天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1955年,单银昌最终被群众举报,公安机关迅速展开调查。经过审讯,公安人员震惊地发现,这个看似老实的小木匠,竟是当年亲手杀害刘英的凶手。

1956年,浙江东阳举行了万人公审大会,单银昌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处决,一声枪响宣告了他罪行的终结。

刘英在牺牲前曾写下过一首诗:“幼时不知路,今日上坦途。赤心献革命,决然无返顾。”这表达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无悔。而毛主席也曾说过,刘英“为人民而牺牲,人民永远记得他”。确实,历史将永远铭刻这些为人民而牺牲的英勇先烈的名字。

发布于:天津市